袁隆平先生離開的時候,神州大地上的麥穗還沒有成熟,在這風一樣的消息中,不知所措地搖晃著。
這個一生都獻給土地的老人值得我們永遠銘記。而最好的銘記方式,就是將先生的精神當作火炬,點亮我們自己的火焰,將它傳遞下去。
我們要學習先生的創新精神。
創新是科技進步的根本保證,也是人才的核心競爭力。雜交水稻的發展史就是創新的種子在農田里生長的過程。在先生的手中,稻米能一步步地變成優質稻,而在社會的手中,我們又該如何一步步地變成更優秀的自己?只有創新,才能打破基因的封鎖,走出自己的舒適圈,走出思維的定勢與慣性,讓天馬行空與羚羊掛角成全靈感的噴涌,我們遂能在平凡之中締造不平凡,在黃土之間站成沖霄凌云木。
當然,創新并非白日做夢。萬丈高樓平地起,創新是厚積薄發的過程。
所以我們還要學習先生的踏實努力的精神。
他曾對農大學子寄語道:“腳上有泥,心中有光?!蹦_上有泥,才能接地氣,才能在實踐中收獲經驗。當我們拔起一棵植物,會發現它的根又密又廣,緊緊地攥著土壤,抖都抖不掉。因為它們知道腳下有泥的意義,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地里,汲取營養,才能支撐著樹干和莖葉盡情拔高,向天空伸去。
心中有光,則讓我們有著吃得苦中苦的勇氣。袁隆平心中的光就是他的兩個夢想——禾下乘涼夢與全民溫飽夢。他的心里是祖國的萬頃良田,是讓天下寒士俱歡顏,這份信仰支撐著他睥睨所有的風霜雨雪和嚴寒酷暑,讓諸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艱苦在水稻結穗的時刻煙消云散。而我們作為吃著稻米長大的人,更應當樹立堅定的信仰和偉大的夢想。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,做到極致,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,讓民族復興的車輪以更加穩健的速度滾滾向前。我相信,在稻花香里說豐年的時候,袁隆平先生在天堂之上,聽取人間蛙聲一片,必定是面帶微笑。這也是對他最大的慰藉吧。
不過,這樣的拼搏并不應該只是青春的姿態,而是貫徹在一生里的主題。
我們也要學習先生奮斗終身的精神。
哪怕九十高齡,依舊不忘下田,因為他已經把勞動當成了人生的使命。它沒有完成的時候,它是一條走不完的路,只有一塊塊里程碑證明著更好,更好,更更好。恰如畝產的數字,從700公斤一直飆升到1500公斤,始終不會知足,始終都在為更上一層樓而努力。一努力,就是一輩子。
我們常說,活到老,學到老,但袁隆平還加上了一條,干到老。這些不屈于平庸的人,即便步入晚年,依舊想要發光發熱。而我們今天能夠享受到幸福的生活,也正離不開這些分布在各行各業的人用一生去燃燒換來的光和熱。所以雖然他們身處平凡,但偉大卻走向了他們。
在袁隆平先生病危的時候,仍然關心著水稻的長勢,詢問降水、氣溫。去世兩個月前,還在雜交水稻基地工作,計劃讓畝產攻破3000公斤。這讓我想起兩彈一星的開拓者林俊德院士,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頭都已經支撐不住了,靠著呼吸機,拼著命讓人幫忙把電腦里的數據完好地整理好,才安心躺下,然后再也沒起來。
這些是真正的國士,國之棟梁。他們也真正地成了星星,在夜空中熠熠生輝。作為后來者,我們瞻仰著他們的光輝的同時,更要繼承他們的意志。未來的中國,由我們接班、建造,也由我們去鞠躬盡瘁和奮不顧身,而未來的中華民族,定會欣欣向榮,屹立世界東方,不負邦人期!
源:糧油市場報
聲明:本文轉載自網絡和其他公眾號。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